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47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关店数千家,中国餐馆在美国开不下去了?!

[复制链接]
473 0
                       
在美国,中餐一直都是除了西洋快餐之外,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



TBBT中的中餐外卖

对于纽约,旧金山,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来说,中餐更是霸榜Yelp(相当于外国的大众点评)的神奇存在。



黑衣人中出现的中餐厅

没啥吃的就叫个中餐外卖,已经成了很多美国人的习惯,也成为无数华人在海外安身立命的根基。



爱情与灵药中的中餐外卖

然而,在过去的5年里,越来越多美国的中餐厅停止了营业。是火锅不爽了,还是盖饭不香了?

都不是,海外“中餐”的衰落,在华人眼里却是一件挺好的事...





美国中餐厅的“没落”

在Yelp的年度数据统计中,美国最大的20个都市圈内,中餐厅的份额一直在下滑。

5年前,这些城市有7.3%的餐厅是华人开的,短短几年就掉到了6.5%。这些城市5年里新开了15000家餐厅,但中餐却减少了1200家。



图源:yelp

甚至在美国最古老的华人聚居地――旧金山,中国餐馆的份额也从10%缩减至8.8%。同时,印度,韩国和越南餐馆的比例,正在全国范围内呈上升或稳定趋势。

真的是因为中餐不够好吃,不能满足外国人的口味了吗?当然不是。



软件上统计,人们对中餐的兴趣丝毫没有下降,对中餐厅的评分也一直与往日持平。但仍然有越来越多的店家选择永久歇业。

无论是选择营业还是选择停业,华人终于有了选择的机会。





海外华人之本――中餐厅

几十年前,当一个中国人想要去海外谋生,他/她的第一个选择往往就是中餐厅。在美国,中餐厅的数量超过了麦当劳,汉堡王等等最热的快餐,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中餐厅。



在美剧《初来乍到》中,90年代末的华人家庭为了供一家三个孩子上更好的学校,一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一家五口从唐人街搬出,来到全是白人的社区生活。在影片中,他们首先想到的谋生手段,就是开一家餐厅。(虽然不是中餐,但反映了华人移民对餐饮业的执着)



无论是在餐厅端盘子洗碗,做厨师,还是用攒下来的积蓄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餐厅,餐饮业就是绝大部分第一代华人移民的立足之本。



美国人口调查报告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数据,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在第一代和第二代人的择业方向上有着天差地别。而第一代华人从事最多的行业就是餐饮业。



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

2015 through 2019

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阻止了华裔移民的进入,直到1943年才被取消,随着1965年其他种族的配额也被取消,华人移民才开始慢慢壮大。

因此,70年代也是中餐在美国最辉煌的时代。陌生的国度,华人们第一次大规模地向当地的居民展示了中餐,惊艳了食客的味蕾。



在市场被发掘后,为了能够迅速安身立命,许多新来的华人移民都投身餐饮业。他们很多并不想做厨师,但烹饪是他们唯一谋生的方式。

门槛低,机会多,只要吃苦耐劳,至少一定不会被饿死。而华人最不缺的特质就是吃苦耐劳。



不光可以做一手地道的家乡菜,甚至不断洞悉美国人的口味,发明了一些美国特色的中餐。最著名的就是中国并没有的左宗棠鸡和幸运饼干。



左宗棠鸡

凭借着这些,很多人从学徒当上了厨师,最后再靠攒的钱,盘下自己的店成为餐馆老板。这就是第一代移民最典型的人生轨迹。

在亨德逊河谷经营着中餐厅的薛先生今年76岁,就是中餐浪潮中的第一代移民。他在这家面积并不大的餐厅里掌勺了45年。



1974年他离开家乡出来打拼,辗转在很多地方打工后来到了美国,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就是去餐馆打工。

那时餐馆还是属于其他老板的,他也是个新手,在厨房其他厨师的教导下学习做湘菜和粤菜。



薛先生45年的工作生涯中,每周开业七天,每天工作12个小时,每周至少工作80个小时。直到今年,妻子强烈反对他再这样耗费身体,他才同意每周休息一天。

一切已经形成了习惯,他在没有找到好的接手者之前,不打算从这家餐厅退休。这是他一辈子奋斗的历史,交手理应要慎重些。





底层华人的爬升之路

经常有人开玩笑说,判断一家中餐正不正宗,要看这家店的构成。

如果是妈妈在前台收账管理,父亲或其他亲戚在后厨做饭,收银台后面还有个写作业的孩子,那这家中餐一定好吃。



这虽然是一句调侃,却道出了美国底层华人移民,两代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父母从打工开始攒钱,然后用半辈子的积蓄把未来押在餐厅上,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读书赚大钱,不用再受这样的苦。



外国网友拍摄的在中餐厅写作业的孩子

而孩子们呢,成长几乎时刻寸步不离餐厅。

婴幼儿时父母在餐厅里边做生意边育儿,小学时就在餐厅里做作业,在餐厅跑来跑去地玩耍,在餐厅的电视里看动画片,比较忙的时候他们也会帮着点菜或上菜。



宾州一家中餐店里的孩子们

中餐厅既是工作的地方,又是家庭生活的地方,是游乐场,还是补习班,是一切未来梦想的基石。

就像薛先生一样,从青年到老年,一直在同一家餐厅,靠着没日没夜的准备食材,烧菜做饭,供几个女儿读书。



而孩子们就每天在餐厅里写作业,他们接受着完全不同于父辈的高等教育,在父母的忙碌间,寻找自己未来的方向。



宾州一家中餐店里的孩子们

当然,大部分亚裔家长对孩子的期待都一样:律师,医生等等,社会地位高还赚钱的工作最好。

薛先生的女儿们都很争气,都从名校毕业找到了高薪工作,并且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她们不需要父亲再为生计发愁,当然,也不会再去继承餐厅,兴许也不会和餐饮业有任何的瓜葛。



宾州一家中餐店里的孩子们

在全美国范围内,有无数像薛先生这样的中餐馆老板正准备退休,并且永久关店。原因就像刚才的故事里一样,孩子们有出息了,再也不用靠繁重的体力活才能维持生计。

餐厅的结局往往是关门大吉,或者卖给新来的移民,继续另一个爬升的故事。



宾州一家中餐店里的孩子们

这就是数十年间美国华人生存状态的变化,从体力劳动者到智力劳动者,一步一步从底层往上爬。第二代华人的经济来源向上流动,曾经作为家庭支柱的中餐厅,不再是生存唯一的选择。

这怎能不是一件好事?



宾州一家中餐店里的孩子们

《幸运饼干实录》的作者曾在书中说:“他们来做饭,就是为了让他们的孩子不用再靠做饭赚钱,现在,他们的孩子的确不用再做饭了。这些餐厅的关闭,是成功的象征。”

中餐厅在美国的减少,代表着越来越多新一代华人移民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坐在吵闹的大堂里读书学习。



移民种族和个体户经营的变化趋势

在未来,也许柜台后藏着写作业的小学生的美国中餐厅会越来越少,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影视娱乐界,甚至商界政界的华人面孔都会越来越多。



一家位于宾州的中餐

一切起源于狭窄的餐厅,如今他们有了更宽广的选择。美国中餐厅的兴衰,值得感慨太多...



一家位于宾州的中餐

Source:

https://theoutline.com/post/4263/chinese-restaurant-kids-photo-essay

https://www.nytimes.com/2019/12/24/upshot/chinese-restaurants-closing-upward-mobility-second-generation.html?smid=tw-nytimes&smtyp=cur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9

粉丝

5289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24 14:30 , Processed in 0.026074 second(s), 3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