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070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核战略专家痛斥胡锡进:炒作核武器 有百害无一利

[复制链接]
1070 0
                       
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始终奉行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核政策,主张最终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不会与任何国家进行核军备竞赛,始终把自身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

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21周年之际,中共鹰派媒体环球时报社总编辑胡锡进倡议,中国需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将核弹头数量扩大到1,000枚,包括至少要有100枚东风-41型洲际战略导弹,以“抑制美国的战略野心和对华冲动”。

“我听到有专家说,核武器够用就行了。我觉得他们像孩童一样天真。”胡锡进说,有人会因为这篇文章骂他是战争狂,但他们应该去这样骂那些公开与中国为敌的美国政客。他永远希望中美友好相处,“但国家间的和平共处不是求来的,需要战略工具来塑造。”

他最后说,中国面临着与越来越不理性的美国进行艰难的互动,对方只相信实力。

胡锡进经常发表一些鼓吹极端民族主义的评论,他的“千枚核弹论”一出,立刻获得不少中国网民的支持,但也引来不少批评。



中国核战略专家、火箭军参谋部退休研究员杨承军。(深圳湾论坛)

5月11日,中国核战略专家、火箭军参谋部退休研究员杨承军撰文表示,炒作核武器数量对中国国家安全有百害而无一利。即使按照胡锡进提出的数字增加核弹头,也不能对美国构成新的威慑,只会激起美国对中国的高度警觉、为“中国威胁论”提供新的依据,同时会使中国陷入核军备竞赛陷阱。

另外,炒作核武器数量还会激起中国的邻国不安,将邻国推向美国寻求核保护;会激起中国国内民众和网民对国家、对军队的不满;更会造成国家经济的失衡,对更需要投资的脱贫、住房、医疗、上学、养老等领域的热点问题则无力解决。

杨承军说,对于中国核武器发展的规划计划,“有专门的院士、专家始终都进行着极端严格细致缜密的跟踪、研究、论证和计算,对此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也都有计划地进行着部署和决策”,完全不需要无关人员干预。中国的的核战略是“精干有效”,多年来国内外一直有人喧嚣和质疑中国的核政策、核战略,对此经过多次论证,“党中央、中央军委明确:中国的核国策不会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胡锡进的“千枚核弹论”违反了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2019年7月,中国政府发表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明确宣布:“中国始终奉行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核政策,主张最终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不会与任何国家进行核军备竞赛,始终把自身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

胡锡进于1993年至1996年任人民日报社驻南斯拉夫记者,这恐怕是他选择中国大使馆被炸纪念日倡议核扩军的原因。2019年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被炸20周年之际,胡锡进发表文章自曝,他是中国国内第一个知道大使馆被炸消息的人。原来,那天清早,胡锡进的好朋友,接替他任人民日报社驻南斯拉夫记者的吕岩松,给他打电话告知这一消息。胡锡进随即给另一位好朋友,时任外交部南斯拉夫处处长李满长打电话,然后,“几分钟之内整个国家的机器运转了起来,当时连CNN、BBC这样的西方大媒体都还没有报道。”

大使馆被炸,导致中国三名新闻记者以身殉职,从使馆跑出的吕岩松唯一幸存。假如胡锡进当时仍驻南斯拉夫的话,说不定有可能牺牲了。

2005年7月,解放军国防大学防务学院院长朱成虎少将曾公开宣称要利用核武器对付美国。当时,朱成虎在一场由中国外交部主办的官式简报会中,对外国记者表示,如果中美两国因台湾问题发生军事冲突,“中国别无选择,只能动用核武。”

“中国人已做好西安以东城市全数遭到摧毁的准备”,朱成虎说:“当然,美国也必须做好准备,美国西岸一百多个或二百多个、甚至更多的城市可能被中国摧毁”。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9

粉丝

5289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21 14:46 , Processed in 0.027107 second(s), 2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