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08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北大这座120年的学府 蕴藏着怎样的“民族密码”

[复制链接]
208 0
                       

  ◆ 在鲁迅先生眼中,“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

  ◆ 北大创造中国高校多个“之最”:校友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人数最多、“双一流”建设学科入选数量最多

  ◆ 近年北大签约基层和西部地区的毕业生数量年均增长10%以上,2017年人数更是破纪录地达到450人

  文/《掺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斌 魏梦佳 刘苗苗

  对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历程的民族来说,一所大学的120年并不算长,但如果这120年与整个民族的近现代化历史相伴携行,既亲历了近代以来的沉沦与屈辱,也深度参与了民族的奋起与复兴,并在其中“中流击水”“激扬文字”,那么这120年的春秋岁月,又意味着太多……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作为1898年戊戌变法的唯一成果留存,这所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120年来孕育了一代代华夏英才,她不仅是五四运动发源地,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孕育之地,并伴随着改革开放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和“小平您好”等亿万人民的心声。

  进入新时代,北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扎根中国大地办学”“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等殷切寄语,进一步明确了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向,加快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临湖轩北侧的小庭院看望部分资深教授和中青年教师代表,并同他们亲切交谈。 新华社记者李学仁 摄

  北大建校120周年之际,《掺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进燕园,通过深入采访,探寻这所历经两个甲子的最高学府,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民族密码”。

  一种情怀,始终萦绕

  一种情怀,是120年来始终萦绕于青春校园的爱国情怀。

  清明刚过的燕园,一派绿意与生机。北大新太阳学生中心的排练室里,同学们正在排练原创音乐剧《李大钊》。

  “这次排练和演出,让我走近了李大钊的内心,更真切地感悟到了他的精神世界,以及对信仰的坚持。多回头看看,我们才能不忘初心,也才会有更多担当。”采访时,扮演李大钊的艺术学院研究生蔡鹏告诉《掺望》新闻周刊记者。


  ▲ 北大原创音乐剧《大钊先生》演出现场

  站在当下回望民族的精神历程,会发现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最具凝聚力的精神内核,而且越是在民族危亡关头,爱国主义越是会被强烈地激发。同样,在北大的精神气质里,爱国一直是排第一位的,这两个字,贯穿了学校120年的发展历程。

  从1898年的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从沙滩红楼到西郊燕园,蔡元培、鲁迅等一代代“北大人”前赴后继寻求强国之路,在以李大钊、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登上历史舞台后,中国前行的道路为之一新。

  未名湖不远处,北大77、78级毕业生捐建的李大钊半身石像,静立松柏间。

  约16公里外,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一座整整100“岁”的五层红色建筑矗立――这就是著名的“北大红楼”,曾是国立北京大学文科、校部及图书馆所在地,现为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 北大红楼

  书库、阅览室、杂志社、鲁迅曾上课的教室等和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份份史料,将人们带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红楼时期的北大,既有陈独秀、胡适这样的新文化运动领导者,也有辜鸿铭这样梳着辫子的旧派人物。”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研究馆员陈翔告诉《掺望》新闻周刊,蔡元培就任校长后提出的“兼容并包”,在当时的环境下实际上保护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立足和传播。

  1920年10月,在位于红楼一楼东侧的李大钊办公室,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三名北大师生成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罗章龙、刘仁静、邓中夏、高君宇等一大批进步学生相继加入……在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前夕,中共北京支部的成员共有12人,其中11人是北大的师生……”北大学者萧超然如此描述。


  ▲(左)红楼一楼东侧的李大钊办公室;(右)“五四”前夜的新潮社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李大钊曾在北大开设“唯物史观”、“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工人的国际运动与社会主义的将来”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北大是中国最早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地,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衣胞之地。”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鸿君教授说。

  李大钊办公室隔壁,是原北大图书馆的“登录室”。“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青年毛泽东,就是在这里进行书刊登录,在这里学习,并逐渐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陈翔说。  

  更加翔实的数据是:党的一大前,全国8个地方党组织负责人中,北大师生和校友有6人,当时全国党员有50余人,在北大工作和学习过的就有23人。党的一大召开时,出席或列席的13位代表中,北大师生和校友有5人。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这段光荣历史的见证者。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五四精神也是北大必须始终坚持的光荣革命传统,北大师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说。

  从京师大学堂章程中的“激发忠爱”到如今“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统,爱国主义情怀,犹如一根红线贯穿这所最高学府的120载岁月……

  39岁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邓中夏,29岁积劳成疾病逝的高君宇……肃立在静园的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碑身上刻有90多位从五四运动至建国后牺牲的北大师生校友烈士的名字,其中大多是中共党员。

  正是秉承这种情怀,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英才放弃海外相对优渥的生活,云集北大。

  上世纪60年代,钱三强、郭永怀、邓稼先、于敏等曾在北大学习工作过的师生,隐姓埋名,耗尽心血,最终成功研制“两弹”,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著名核物理学家邓稼先因受核辐射罹患直肠癌不幸过世。

  “他们以天下为己任,极具牺牲精神和人文情怀。”北京大学校史馆副研究员林齐模说。

  “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北大燕南园63号,曾是原北大校长马寅初的住所,墙上镌刻着马寅初的头像和他关于“北大之精神”的一段名言。  

  白墙红柱,北大北阁内,73岁的北大燕京学堂院长袁明回忆太爷爷马寅初:“他教导后辈,就是‘要讲真话、要忠诚’。”秉持这种忠诚,马寅初及其对学术的坚持,成为燕园后继学人的楷模。

  时光跃至2009年,有“中国稀土之父”之称的徐光宪院士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获颁国家最高科技奖。这位时年89岁的北大教授深情地说:“稀土紧紧连着我和我的祖国。”

  为扭转中国稀土工业落后状况,上世纪70年代起,徐光宪带领团队最终将我国稀土萃取分离工艺提高至国际先进水平。

  玉兰叶绿,海棠花开。燕园北部的朗润园,古色古香,十分静谧,这里曾是一处皇家园林,如今是国家高端智库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国发院”)的所在地。

  24年前,林毅夫、易纲等6位海归经济学博士创建了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逐渐发展为今天的国发院,汇聚了诸多知名学者。

  朗润园501号房间,约15平方米,半墙书占据几乎一半空间。1982年就和北大“结缘”的姚洋就在这里办公,他目前是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我们国发院好多人,都像古代的‘士’似的,谈理想,谈现实,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姚洋说,正因为直面中国现实问题,北大国发院近年来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新农村建设、国企改革、人口政策及经济结构调整等重大问题上提出政策建议,被国家采纳,“出思想,也有行动,这是北大人的精神。”

  正是秉承爱国情怀,上世纪80年代初,在男排获胜后,北大人率先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1984年在长安街国庆游行的北大队伍中,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条幅……

  正是秉承爱国情怀,进入新世纪,一批批北大人奔波在支教路上。

  新疆石河子大学,时至今日,师生们仍在深深怀念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北大优秀援疆教师孟二冬。罹患恶性食管肿瘤的他曾忍受巨大痛苦,在咳血情况下坚持为师生授课、指导,用生命之火点燃祖国边疆的教育之光。在北大持续支援下,这所普通的边疆大学多年前就已成为211重点高校。

  燕园内,一批批年轻学子接过支教的火炬,唱响新的青春之歌――20年来,北大研究生支教团已有300多名学生志愿到西藏、青海、新疆、云南、内蒙古等西部省份支教,惠及数万名当地学生。

  “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大考察时的嘱托,言犹在耳。

  南疆地处偏远。2014年以来,北大学生邵子剑等人发起“言传远疆”在线教育项目,对南疆数所合作小学的数百名小学生开展了远程汉语教学。


  ▲ 北大学生邵子剑2015~2016年在西藏拉萨支教

  如今,作为一名选调生,27岁的邵子剑已在上海的街道工作一年,在街道信访办、司法所等多个岗位得到锻炼。

  “位卑不能忘国,我觉得北大精神应既有理想主义的坚守,又能在现实中实干,在平凡岗位踏实把小事做好。”邵子剑说。

  共产党员邵子剑的选择,是无数传承五四精神的青年学子的郑重选择。

  孕育于红楼,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人就将马克思主义鲜明地书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引领一个历经苦难的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4年再次来到北京大学,给广大青年提出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等8字希望。

  “这让我强烈感受到,国家的事、民族的事,就是我们青年的事。”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大考察时作为学生代表参加座谈的大一新生邹瑞阳,如今已成为北大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并且再次参加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大学师生的座谈,他深有感触地说,“只有接力传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牢记并努力践行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要求,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启动建设全国第一座以马克思名字命名的“马克思楼”,启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大基础性工程编纂工作,启动建设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心。

  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北大人会以一系列动作迎接即将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据悉,来自国外的专家将逾百名。

  “在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出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九大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全球瞩目的理论创新,激发了全球学者的研究兴趣。”于鸿君说。

  一个目标,始终不渝

  一个目标,就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立德树人。

  17个独立的院落,有西式小楼,也有中式小院……

  建成于上世纪20年代的燕南园,是北大的精神高地,翦伯赞、饶毓泰、冯友兰、陈岱孙、朱光潜、王力、侯仁之、吴文藻等众多对中国政治、历史、科学、哲学等学科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教授,都曾在燕南园里居住。


  ▲ 燕南园一隅

  如今,燕南园成为北大一些机构的办公场所。曾是著名科学家、北大老校长周培源居所的56号院,目前是北大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的办公地。

  从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到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朱光潜的美学体系,美学作为优势学科,在北大传承已约百年;一代代“美学人”在这座校园浸润、成长……

  “在北大讲课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在这里求学、从教60余载的北大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叶朗教授说。

  “黑格尔《美学》两大卷三大本、《歌德谈话录》、莱辛的《拉奥孔》……文革后已是80岁高龄的朱光潜先生,用3年时间争分夺秒翻译出版了约150万字!”谈及朱光潜、宗白华等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叶朗先生至今难忘,“那是一种惊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叶朗组织全国150位专家学者,花12年编著了约1100万字的《中国历代美学文库》,被学界认为是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基础性工程。


  ▲ 《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育于人,培育人……就是在这样的传承中,北大,这所百年学府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从光绪帝《明定国是诏》中强调首办京师大学堂,“以期人材辈出,共济时艰”,到《钦定大学堂章程》规定“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才”的办学宗旨,再到近年来提出“培养引领未来的人”,自诞生之日起,育人就是中国大学的根本目标,这个目标更是贯穿北京大学120年。

  从中国革命到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带着从历史深处而来的烙印,一代代北大师生将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紧密相连,或投身科研,或桃李天下,或进军实业。

  这是一位位平凡北大学者的故事,平凡中孕育着不凡:

  ――1979年考上北大中文系,后留校从事汉语方言教学的李小凡教授,坚守“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学问”的信条,30多年里几乎每年带学生长途远行,在艰苦的乡村做方言调查。在与癌症抗争的最后两年还坚持上课,指导学生论文和答辩。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还在为学科发展、学生学习操心。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潘文石,30多年来一直奔波于荒野、丛林和大海,致力于研究和保护大熊猫、白头叶猴和中华白海豚。年过八旬的他希望能在荒野中找到人与万物同生共存的答案。他说:“一个人如果连生命都不热爱,他怎么会热爱百姓、热爱社会、热爱未来?”

  ――药学院教授屠鹏飞,多年来一直坚守在新疆、内蒙古的沙漠地带,致力于肉苁蓉系统研究与推广应用,兢兢业业,不断播种,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寄生植物大面积高产稳产,不仅为广袤的沙漠撑起一片绿洲,筑牢生态屏障,更为国家精准扶贫提供了样板,造福一方百姓。  

  ……


  ▲ 燕园学子青春飞扬

  这是一位位普通北大学生的故事,普通中蕴藏着不普通:

  ――2013级元培学院政经哲专业毕业生李雨晗,去年毕业时同时拿到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硕士录取资格,却作出了让人出乎意料的决定:去青海三江源从事自然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北大这4年,我重新定义了自己。感谢北大,让我发现了自己的热爱和有意义的未来。”她说。

  在广西大山深处扶贫攻坚的博士副县长王锋,扎根新疆帕米尔高原、辗转多个边陲乡镇的钟梓欧,在重庆带领贫困村成功“摘帽”的第一书记陈俊……近年来,北大涌现出一批在基层工作岗位上成长起来的优秀毕业生,签约基层和西部地区的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年均增长10%以上,2017年人数更是破纪录地达到450人。

  数字是枯燥的,也是有力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有544名北大师生当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成为“两弹一星”元勋。北大校友中已有11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人数为中国高校之首。

  育人、成才,都离不开环境和氛围。

  这是一个在北大采访时多人提起的细节――“秉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这句话,被写入2014年7月15日教育部通过的《北京大学章程》。

  虽然没有校训、校歌,但热烈的讨论、不断探索的学术精神,至今可在燕园的各大课堂、讲座和图书馆看到、感受到。

  近些年来,叶朗在燕南园组织“美学散步文化沙龙”,邀请杨振宁、李政道、沈鹏等名家跨界讨论艺术、科学、哲学、文化等领域话题。

  “在北大这么多年,我深感北大自蔡元培开始,就形成了一种极为宝贵的人文传统,这种传统不能中断。”这位八旬老人说,“只要我在北大工作一天,就要做些有意义的事,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这是我作为北大一名教师的历史责任。”

  从教已逾30年的管理学知名学者陈春花曾在多所大学任教、企业任职,两年前被吸引到朗润园,加入国发院,成为北大“新人”。

  “北大的不同,一是包容;二是师生都有很强的家国情怀、使命感,每次讨论问题,都是站在一个很‘大我’的角度看。”

  育人、成才,离不开言传身教。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120年来,北大一批批优秀教师和学者,以深厚的学术修养、浓厚的家国情怀,浸润着一代代有志青年。

  历史不会忘记,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期间,诸多革新人物和学者被延揽至北大。

  “蔡元培不拘一格选聘具有新知的优秀学者,鼓励学生抱定正确的求学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扫除了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残留的学生一意仕途,以升官发财为目的、不太重视学习、忽视追求真知的不良风气,奠定了北大优良的学风、校风。”林齐模说。

  84岁的楼宇烈,哲学系资深教授,国学底蕴深厚,回忆起在北大求学、任教的经历时说:“老师们的‘为人之道’和‘治学之方’,深深影响了我的治学和教学生涯。老师就是要在这两个方面为学生做出榜样,引领好社会的风气,这是作为一个读书人应该担负的责任。”

  ▲ 楼宇烈谈为人之道与求学之方(王普/摄制)

  育人、成才,需要与时俱进。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他谆谆寄语:“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近年来,北大进一步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改革,将本科专业核心课程重新梳理,保证本科生学分中有50%左右的必修课程,剩下的学分全部让学生自主选择,加大“通才”培育力度。

  现在,全校各院系300多门通选课程已向本科生开放。一些过去的专业课成为每位学生都能选的公选课,“《四书》精读”、“中国历史地理”等课程受到学生热捧。

  从全校性跨院系自由选课,到辅修、双学位,再到具融合性的跨学科项目和专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帮助学生从兴趣出发,在跨学科学习中开通智慧,探索新知。

  “世界和中国都发生巨变,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北大培养的人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要有跨文化的视野、批判性思想和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能主动把握和应对时代的变化。”北大教务部部长傅绥燕说。

  一种动力,始终澎湃

  改革创新,是推动一所学府、一个民族永葆青春,斩浪前行的动力源泉。

  北大东门斜对面,方正大厦3层,王选纪念陈列室,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一件件实物,向参观者“讲述”了当年北大以王选为代表的团队矢志创新,自主研制激光照排设备,产学研相结合进行推广,在印刷业引发技术革命的故事。

  “敢为天下先,必须自己做!”忆往事,满头银发,82岁的王选夫人、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教授陈?渫语气坚定,“之所以能‘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简单说就是靠四句话:选准方向、狂热探索、依靠团队、锲而不舍。”

  改革,是一个国家澎湃前行的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北大与生俱来的基因……

  “成就、反思、未来”,是北大120年校庆的主线,无数人在思考:北大前行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北大一直坚持的学术传统,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我们一直坚守的精神传统。但我认为北大最根本的,真正印在北大精神和文化中、印在北大人灵魂中的,是鲁迅先生的那句话。”北大校长林建华说。

  这句话是整整一个世纪前受聘为北大讲师的鲁迅在北大20年校庆时写下的:“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

  “常为新的”,就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北大西门不远处,一块石碑这样介绍明朝书画家米万钟于万历年间所建的“勺园”:清初在故地建弘雅园,乾隆时英特使马嘎尔尼朝见清帝时曾驻此。嘉庆时改名为集贤院,1860年,集贤院和圆明园一起为英法帝国主义焚毁……

  作为如今北大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勺园的“前世今生”让人感慨。

  1793年,英王乔治三世派使臣马嘎尔尼访华,希望打开与中国的贸易之门。乾隆对马嘎尔尼带来的先进武器不屑一顾。彼时,马嘎尔尼和英国使团就在如今已是北大校园的这块土地上等待觐见。

  尽管专家对这次东西方“相遇”有不同看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伴随工业革命,近代西方崛起一批工业化国家,并在其随后的坚船利炮轰击下,中国屡历割地赔款的屈辱,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闭关锁国导致落后,开放创新获得发展。历史的昭示,如此强烈。

  回廊结构,青砖拱门……沙滩后街,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址犹在。“京师大学堂本身就是变法的产物。”林齐模说。


  痛定思痛,痛则思通。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成立之初,北大就以兴办现代高等教育、复兴中华民族作为使命。”郝平说,“在这里,北大开创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工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重大喜讯!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获批”,近日,北大官网首页头条登出一条消息。

  未来5年内,国家将投资17.5亿元,建设国际上可视化解析能力最全面的全尺度成像系统,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革命性手段。北大是整个项目的法人单位。

  这是近些年来北大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引进领军人才、加强交叉学科建设结出的硕果之一。

  改革创新,早已成为这所学府不断“向好”“往上”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北大改革的步伐坚定而铿锵:

  ――1989年开始进行辅修/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1994年,通过《北京大学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之后,北大成为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建设高校之一,特别是1998年百年校庆后,北大进行大幅改革:

  ――2001年9月,设立“元培计划”实验班;2007年,“元培学院”正式成立,实行低年级不分专业,按文理两大类招生;

  ――2014年,北大在人才培养模式、人事管理制度、资源配置方式等多领域全面启动综合改革……

  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交叉学科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北大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

  如今,北大已有225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含青年千人),在国内高校保持领先,还有17位国家级教学名师、69位博雅讲席教授,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分子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等10多个跨学科研究机构,成绩斐然。

  改革创新,释放人的活力,激励人们勇攀高峰――

  1965年,北大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2015年,校友屠呦呦成为第一个荣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2017年,青年数学家许晨阳获得未来科学大奖……

  微型双光子显微镜、DNA测序新方法、千兆赫碳纳米管集成电路……近年来,北大一大批优秀学术研究成果可圈可点。


  改革创新,更释放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进步――

  王选逝世12年后,他所创立的北大计算机所正秉承“技术顶天、市场立地”的战略,致力于智能媒体技术的研发,在跨媒体智能识别技术、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方正集团,也已从一个最初靠激光照排技术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发展到如今以信息、医疗、产融、创新中心为核心支柱板块,多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方正源于科技创新,下一步更要围绕国家需求,加大创新力度,实现更好发展。”方正集团董事长生玉海说。

  北五环外,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内,坐落着北大医疗产业园,这是北大“振兴实业”新的增长点……

  “运行10年,我们这里已经满租,入驻100多家企业,形成了国内少见的精准医学产业链条。”产业园副总经理李保卫博士说。

  近来,捷报频传:北大41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入选数量居全国高校之首;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北大21个学科获A+,A+学科数量和A类学科占比均居全国高校之首。

  北大人也清楚认识到,当前发展存在诸多短板: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风格和学派;自主创新能力仍需提升,学术上有“高原”还缺少“高峰”;顶尖人才数量不足,缺少学术大师等。

  这是一张清晰的时间表:到2020年,整体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到2030年,整体水平处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2048年,成为顶尖的世界一流大学。

  “希望北京大学通过埋头苦干和改革创新,早日实现几代北大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肩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人们的期盼,未来5年,北大将在人才培养、人事制度、治理体系、学术体系、资源配置体制等5大方面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同时,将聚焦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

  3月25日,英国牛津郡,随着红色幕布拉开,北大首个海外校区正式启动,这也是中国高校第一次以独资、独立经营、独立管理的形式走出国门。

  从120多年前被动挨打之中被迫开放,到今天主动走向世界、拥抱世界……历史的车轮浩荡驶过,北大,这所领航中国教育的巨轮,正劈波斩浪、昂扬向前。


  悠悠未名水,巍巍博雅塔。北大120年校庆纪念日到来之际,人们对未来满怀憧憬和希望……

  这是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姚洋的最大梦想――“北大再要‘往上’走,一定要做出开创性研究。”

  这是第一个将“北京大学”旗帜插上珠峰的北大校友黄怒波的心声――“北大最重要的传承,就是它进取创新的能力和精神……”

  这是王选夫人陈?渫老人的寄语――“希望知识分子,还是要有气节和风骨,尽量不要随波逐流……”

  这是北大第27任校长林建华的2018年新年致辞――“仅仅靠着旧地图,可能永远也找不到新大陆。我们应当登高望远,看清楚未来发展的方向,不断探索、不断革新、勇往直前,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北大考察。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他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的再次考察,在燕园内引起强烈反响。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郝平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评价办学成效的根本标准,更好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更多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林建华说,全校师生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和任务上来,不断产出新知识、新思想、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为国家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出应有贡献。

  鉴往知来,风帆再扬。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今天的北大,正和国家一起站在新起点上,朝着梦想,奋勇前行。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9

粉丝

5289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22 01:40 , Processed in 0.030921 second(s), 3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