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74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变3》大热:机器人玩体操 飞行人是来真的

[复制链接]
1743 0
变形金刚3》北美上映 全球票房或达10亿美元

“一切还没结束。”
两年前,霸天虎撂下这句狠话离场,现在他们卷土重来。
昨日,备受瞩目的《变形金刚3:月黑之时》在北美全线上映。
11.jpg


因为《阿凡达》奇迹,之前对3D不感冒的迈克尔·贝这次特意请到詹姆斯·卡梅隆助阵,制片人博纳文图拉说,《变形金刚3》的3D效果惊人,“就像你从未看过3D一样”。

美国媒体报道,虽然该片剧情与演员演技仍然一般,但3D效果不错,有望挽救北美影市对3D的冷淡。《纽约时报》预测该片全球总票房将达到10亿美元。
12.jpg



焦点·3D
卡梅隆助阵,3D是亮点

在《阿凡达》之前,导演迈克尔·贝对3D并不感冒,卡梅隆带来的3D热潮,让他的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变形金刚3》不仅请卡梅隆亲自助阵,还改造了《阿凡达》的3D系统,影片70%都用3D摄影机拍摄,如此阵势,制片人博纳文图拉说其效果“就像你从未看过3D一样”,让影迷非常期待。

影片全线上映后,美国媒体报道,《变形金刚3》没有食言,虽然剧情与主角演技并无多少突破,但3D效果颇具亮点。不少美国影评人认为,“金属大战”适合3D,值得影迷花上3到5美元去影院观看,卡梅隆则评价该片的3D效果,如同“身临其境”。

拯救《赛车总动员2》的冷场?

迈克尔·贝这次是作势要用《变形金刚3》掀起一波3D热潮,身为导演还兼任宣传工作。日前他在写博客鼓动影迷去3D影院观影,“在拍摄《变3》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许多当今最具挑战性的技术……在此,我必须建议各位,去找一家顶级影院,充分享受3D版的《变3》。”他还建议,为了放映效果,烦请影院老板把光线调亮些。

不过,据美国媒体报道,6月美国影院3D的收入并不理想,《赛车总动员2》的3D场占了美国票房的37%左右,但离此前预估的55%至65%相去甚远。因此,《变形金刚3》的3D场被寄予了挽回票房的重任。北美票房机构预测,该片在7月4日之前票房有望冲击1.5亿美元至1.6亿美元。《纽约时报》则估计该片的全球总票房将达10亿美元。
13.jpg



[观影报告]
镜头很血腥,有一条隐蔽的感情线

《变形金刚3》正式上映前,美国多个地方为影迷提供了优先场,一名美国影迷拿到了当地时间27日晚旧金山ACM戏院的6张优先场影券,并写下了观影报告。

电影晚上7点半开始,到现场才4点多,但前面已经超过200人排队,10分钟后,我的身后多了100人,进场才知道,原来整个影厅大概350个位置,估计到最后,应该不少人望影院兴叹吧。

当然,优先场也有代价。手机得关掉,所有貌似摄影器材的都必须关掉甚至代保管。如果中途有任何灯光的话,立即赶出去。

这次看的是3D的DP版,虽然没IMAX的震撼,不过比起普通的3D版,屏幕更大了,依然可以享受视觉冲击的快感。

剧情不提了,否则有人会把我干掉的。比起前两部,“变3”在制作上精良不少。镜头的运用很血腥,变形金刚的血原来真的是红色。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里大量出现原生体,导致真正有造型的角色并不算多。

有人会问我,看这部电影有时间上厕所吗?我很想告诉你,总体节奏比上两集要好,所以,除非你确有内急,否则基本上无尿点。

当然,问题仍然不少。女主角仍是花瓶+尖叫机,男主角依然如女主角的老板所说,“You are a lucky man”。还有,我到现在也不明白为什么红蜘蛛会变成一个流口水的白痴。顺便提醒大家,可以留意一条隐藏的感情线。

最后,出制作名单后,千万别立即走哦。
14.jpg



[场外八卦]
拉博夫承认与福克斯有过恋情

希亚·拉博夫和梅根·福克斯一起主演过前两部《变形金刚》,但两人从未在公开场合或被媒体拍到有过亲密举动,但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拉博夫承认两人确实有过一段恋情。

“你知道的,一起工作接近半年,而且是在影片和现实中相互吸引的两人。”被问及与福克斯是否有过恋情时,拉博夫承认了,他补充说:“我一直无法理解怎么样才能把工作与生活完全区分开来,尤其是在那样的情况下。但我和梅根在一起的时光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不过,我相信你应该在大银幕上看到了我俩的化学反应吧?事实就是事实,但这一切已经是过去式了。”

美国媒体还披露了一件事:一次两人外出,一位服务人员对福克斯出言不逊,拉博夫一路追至服务台,并对该服务员拳脚相加。不过福克斯的发言人拒绝对这一被爆料的事件做出任何评论。

《变形金刚3》飞行人芝加哥高楼跃下 搏命演出来真的
15.jpg
《变形金刚3》请来真人穿飞行衣从芝加哥高楼跃下,增加电影可看性。



《变形金刚3》才刚上映光是台北票房就近千万,不仅网络上一票难求,就连到了现场也要排上好几小时的队才能买到票,而电影中最吸引影迷的就是大量的特效与特技,剧中演员穿飞行衣从芝加哥高楼跃下,穿越市中心的片段,都是由专业人员亲自上场。

电影中,除了机器人大战的画面让影迷大呼过瘾之外,连演员飞行衣从芝加哥高楼跃下,穿越市中心的桥段也令人印象深刻。据说,导演麦可贝看到专业飞行伞员穿飞行衣跳伞的节目,就灵机一动决定加入此片段,专业的人员从芝加哥希尔斯塔往下跳,惊险的画面也替电影增添可看性,而能够参与演出,跳伞飞行员都觉得是既难得又令人兴奋的经验。

外媒齐损《变形金刚3》 女主角被嘲讽为充气娃娃。
16.jpg
17.jpg
迈克尔-贝选的罗西(左)



好莱坞暑期最大猛片《变形金刚3》日前在柏林等地举行了首映,迈克尔-贝的3D机器人大战终于揭开面纱,而先期影评人的反馈可以用恶评如潮,狂轰滥炸来形容,烂番茄的好评率低至36%,而新任女主角罗茜-汉丁顿-惠特莉的表演成全片最大灾难,甚至被嘲讽为充气娃娃。
《好莱坞报道者》:
当154分钟的《变形金刚3》结束时,你的感觉是莫名沮丧,身心俱疲。显然,在《变形金刚》第一部推出时,我们看到了导演迈克尔-贝在创作上的努力,但第二部业已陷入一种纯粹的特效展示,但到了第三部——他依旧运用了所有人都能预想到的视觉特技,加进了并不高明的3D技术,在故事上变得更加难以推敲和恶作剧般的儿戏,因此只能让观众说,对不起,这该死的机器为什么不能停下来?我要说的是,数以万计的工时投入、令人敬畏的特效制作过程,支撑了这部所谓的电影,但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在电影的方向上迷失了。
《纽约日报》:
如果你想在喧嚣的暑期档,继续领略热闹的特效轰炸,那么《变形金刚3》可以给你所需要的一切。问题是,该系列已经拍到第三部,为什么依然没有任何进步?这是一个剧本非常弱智的电影,要知道,第一部《变形金刚》曾把人类男主角山姆和汽车人之前的感情线铺陈得相当不错,第二部开始有所缺失,到了最新一集,导演和编剧全都开始忙着如何让特效镜头更绚丽,全然忘记了人类与汽车人之前理应发展的关系线索。所以,《变形金刚3》简直是一部荒废大脑,并且已经愚蠢到放弃尊严的爆米花作品。
《完全电影》:
罗西-惠灵顿-惠特利太可怕了,表演糟糕到极点!作为希安-拉博夫的新恋人,这位英国大模出场的每一幕都让人蛋疼,作用基本等同于一个充气娃娃,她的可怕表现,甚至拉低了对戏演员的水准,让希安-拉博夫看起来也很蠢。作为三部曲中最长的一部,迈克尔-贝给动作部分搞了很长的前戏,但一旦入戏,无论人类还是金刚们都高潮得很快,芝加哥大战证明每一分钱都烧在了刀刃上。
《每日电讯》:
不要以为奥斯卡影后费兰西斯-迈克多曼德热情加盟,就可以使电影看起来不那么傻,当然,影后的发挥是相当恰倒好处的——其脸谱化的演出,极其符合《变形金刚3》这类让人类靠边站的电影。客观而言,影片制作花哨却相当耐看,对变迷来说,这是一次不可错过的超级盛宴,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新任女主角罗西-惠灵顿-惠特利实在太业余,导致我们明白一件事:只要梅根-福克斯回归,《变形金刚》系列拍得再烂也是有底线的。
《奥兰多前哨报》:
从《独立日》到《洛杉矶之战》,再到《变形金刚》系列,你可以破口大骂每一部电影都是骗钱货,但不得不承认,它们的存在确实为人类的娱乐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至少,这种粗浅的愉悦是人可以用美元就可以买得到的。《变形金刚3》归根到底说的还是人类最后要靠机器人解救,但这并不影响美国英雄的主流价值观。此外,作为一部商业电影,迈克尔-贝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他真的不需要被称作“演员”的东西——尤其当罗西-惠灵顿-惠特利出现时,,你就知道片中已经没有演员,可这又有什么值得咒骂的呢?
《纽瓦克明星纪事报》:
人类元素在《变形金刚3》中毫无意义,剩下的也只有金属元素了。这是一部在节奏和特效混乱程度上可以和《2012》相媲美的电影,虽然影片的执行制片人是大名鼎鼎的斯皮尔伯格,但遗憾的是,这位电影高手并没有阻止迈克尔-贝在偏执道路上的堕落——影片视觉冲击造成观众严重疲劳,尤其高潮部分的林肯头像遭到无情戏弄,没有彰显出一丝蒂姆-波顿式的鬼才灵气,一步步加剧了《变形金刚3》自以为是的愚蠢程度。
《镜报》:
本以为梅根-福克斯的缺席,会让《变形金刚3》的性感指数大打折扣,但罗西-惠灵顿-惠特利的养眼身材基本弥补了这个遗憾,尤其这身材还是3D版的。动作场面不用多说了,完全就是机器人大混战最嗨的程度,难得是故事也有显著提升,第二集上映后,连迈克尔-贝本人都承认叙事让人有些失望,而这次不仅没有把故事讲成一锅粥,甚至还有了些黑暗惊悚的氛围,这是迈克尔-贝电影中从未有过的。
AICN:
影片最后一小时,有那么几秒几乎让人忘记了呼吸——这还是2D试映版,不是最终的3D版本。迈克尔-贝带着他CGI的金刚兄弟们,把芝加哥炸翻了天,真实程度简直有点让人不能接受,即使《2012》中整个加州沉进了太平洋,纽约更是在各色科幻电影里被外星人灭了无数回,但没有一个场景,比《变3》中的芝加哥更让人伤感。
快评:《变形金刚3》擎天柱们教人类站队
18.jpg
“御天敌”(Sentinel Prime)曾是汽车人领袖,擎天柱的前任。

19.jpg
《变形金刚3》宣传海报


有人曾经这样总结:中国社会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站队的问题。站对了鸡犬升天;站错了,株连九族。而迈克尔-贝和斯蒂文-斯皮尔伯格用《变形金刚3》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其实通行于全世界。且让我称“擎天柱、山姆和那些坚持到底的博派机器人们”为“擎天柱们”,这是对坚持到底的人的一种尊称,因为电影里已经没有博派和狂派之分,有区别的只是选择坚持到底和选择另一边的。生活里其实也是一样,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全世界的问题都是如何站到正确的那一队里。
下面就为内地观众在尽可能不剧透的前提下梳理一下《变形金刚3》的看点,如果你想讲新鲜感保持到7月21日,请直接跳读其他新闻~
到处都是阴谋论
阴谋论之一:登月计划
之前已经有新闻曝光了《变形金刚3》的一些剧情:美国的登月计划就是一场预先张扬的公开秘密活动,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并不是仅仅要在一片虚无缥缈的空地上插上星条旗,在他和地面失去联系的21分钟,其实他去执行的是另外一份重要任务。他带回了机器人的核心科技,也为影片的后续发展埋下的最重要的引线。
阴谋论之二:切尔诺贝利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但在《变形金刚3》中,是苏联利用太空资源发展核能的基地,也是狂派机器人后来的藏身地,可以说是最大阴谋的起源地。不知道如此的借用手法会不会遭到那些依然活在阴影中的国家的抗议。
新版《世界大战》看机器人玩体操
如果要说《变形金刚3》的最大改变,其实是让机器人具有了更多人类的属性,不仅仅能够被打败和轻易摧毁,更多的是有了强烈的思维和情感。
大家可能还依稀记得擎天柱从天而降空中变身的镜头,这一次他的出场相比来说就相当的“简陋”,直到被震荡波撞坏了一小部分才匆忙变身,可以说是逊毙了。而在片中,擎天柱也将多次陷入困境,在其他同伴的帮助下才能获救。
既然不能固若金汤,那迈克尔-贝只能从花拳绣腿的方面给观众以弥补了。《变形金刚3》里金刚们搏斗的时候,导演都非常贴心的给出了特写慢镜头,非常像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间的辗转腾挪。尤其是几场重头戏,慢镜头恰到好处地拉伸了紧张感,观众们都屏住了呼吸,已经身临其境地和主角们共同战斗了。
其实从整体场面来说,《变形金刚3》可以说是为斯皮尔伯格的《世界大战》拍摄了一部续集,战斗的惨烈程度和即将被狂派统治的末日感,乃至斗争派艰苦卓绝的苦撑,都和《世界大战》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建议观看《变形金刚3》本片前先温习一下《世界大战》,你需要做的就是将汤姆-克鲁斯想象成擎天柱,将范宁想象成希安-拉博夫。
人类出现大叛徒被狂派机器人屠城
《变形金刚3》里的某个人说了这句话:当你要名垂青史的时候,你必须和胜利者站在一起。出于剧透的考虑,在此不公布这个人的身份。但当你在影院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你必须睁大眼睛了,这个人就是人类中最大的反派。为什么这么说,如果告诉你他直接让美国的登月计划搁浅,怎么样这个证据够猛够有说服力了吧。
在此之前人类都是和博派机器人们站在同一条战壕,但这一次却出现了叛徒,所以不知道是不是因果报应,《变形金刚3》也出现了机器人屠杀人类的镜头,历历在目却连一点鲜血都没有,直接从肉身化成白骨,芝加哥成了一座封闭的死城,斯大爷和贝大叔确实狠。
战火中爱情永生
新变女郎PP先出场
说到人类,就不得不涉及本片的另一大争议,新“变女郎”英国超模罗茜?汉丁顿-惠特莉是片中为数不多的新鲜人。可能是她在维多利亚众模特中平平的姿色,可能是梅根-福克斯太过惹火的过目难忘,可能是她惹恼斯皮尔伯格的短视行径,这让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迈克尔-贝的一大败笔。但大家看完电影的时候不妨用另一个角度想想,迈克尔-贝这一次要体现的是一次惨绝人寰的末日决战,她需要为山姆配备一个能赐予他力量的女人。这个女人其实就按老婆的标准配置的,必须要对山姆死心塌地,山姆在从大学毕业之后就一直处于“小白脸”的状态,而罗茜?汉丁顿-惠特莉所饰演的卡莉也一直给了他最大的支持,不断给他信心,在他气馁的时候给予最强烈的支持;他做各种疯狂的事情,她一直默默随行;而在他最危险的时候,她不离不弃,和他一起出生入死。
必须要提示的一点就是,卡莉是让局面最终转折的关键人物,拯救所有人于水火。而且卡莉最先亮相的并不是她等同常人的面孔,而是她性格的PP,随着楼梯的爬升,内衣模特的功力自然展现。
俗话说的好,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蹲班房的两个男人肯定是生死之交,这句话虽然有偏激之处,但可以证明生死绝境之下建立的关系最为牢固不破,山姆和卡莉的关系也是如此,一个女人如果能陪一个男人经历过生死,那么世界末日也可以被他们联手解决。
商业植入都很中国
从《变形金刚2》开始,就大规模得出现了商业品牌的软性植入,这次当然也不例外,而且有些肆无忌惮。笔者看到的品牌就包括一个电脑品牌,一个饮料品牌,一个科技品牌和一个科技品牌,而最有趣的是,这四个品牌都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体现电脑品牌和饮料品牌都非常霸道,前者是镜头连续多次展现,后者甚至还有一句广告语。
惊艳瞬间:(本段过于接近剧透,就不一一详述了)1、飞船逃离
2、新女郎出场3、空间桥
4、山姆和同事的“厕所大战”5、震荡波“转毁”大楼
6、擎天柱以一敌众7、特种部队空降芝加哥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

关注

76

粉丝

382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6-28 15:40 , Processed in 0.021598 second(s), 3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