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438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贾跃亭筹到钱补发工资 离职中层解密危机起爆点

[复制链接]
438 0


乐视创始人贾跃亭的此次香港“找钱行动”终于有所进展――贾跃亭筹集来的第一笔款项用来发放乐视员工的欠薪。

8月10日晚间,乐视控股副总裁程时盛的一条微信朋友圈体现了这笔资金的来之不易。“今天中午还告诉我们可能本月工资依然无法发放,下午3点贾总在香港才筹集到款,下午4点转到国内开始给员工们发工资。”程时盛如是称。



程时盛朋友圈截图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的这笔资金属于“救急”,旨在提升贾跃亭的信用和人们对乐视的信心,可能主要来自借贷而非融资。根据腾讯财经向多位乐视员工了解,截至发稿时间,乐视致新、乐视影业和乐视云等乐视上市公司体系的工资和离职员工基本发放。

非上市公司体系部分,乐视移动、乐视体育和乐视控股的6月份离职员工的工资和补偿也已陆续发放,但仍有部分部门欠薪仍未按时发放。

乐视官方对腾讯财经表示,“base在致新的实际属于移动公司的员工,这部分员工是历史遗留问题,正在协调解决”。

曾在乐视控股多个部门就职的张杨(化名),(8月10日)下午17:30分收到了该公司人事打来的电话,称“公司正在筹钱,明日(8月11日)12点前会到账约定7月10日的工资和赔账。”

7月3日,腾讯财经报道了“贾跃亭夫妇公司12亿资产被冻结”的消息后,有多位乐视员工表示,公司存在1-2个月欠薪;更有甚者的社保和公积金存在未按时交纳的情形。

对此,乐视官方当时给出的回应是,“由于乐视控股及非上市体系面临资金紧张的困境,公司决定将7月份工资推迟一个月至8月10日发放。”乐视官方也承诺,社保和公积金会保证及时足额缴纳。

8月7日,腾讯财经独家报道了贾跃亭已离开美国洛杉矶抵达香港的消息。他此次来港的重要任务是为正处于资金危机中的乐视和乐视汽车寻找新的融资。

离职中层解密乐视危机起爆点:手机巨亏

乐视手机是国内销售破百万台最快的国产手机品牌,截至2016年共完成了约2000万台的出货。乐视移动欠供应商款由三方面因素造成,第一是定价,第二是资金挪用,第三是区域销售和回款出了问题。贾跃亭本质讲不是想骗钱,致命缺陷是对产品有不切实际的追求。

144_64222_d583fda99a8475d.jpg

乐视总部大厦大堂扎起的帐篷,讨债人喇叭里反复播放的“乐视,还钱;贾跃亭,还钱”声,无一不在提醒,这场乐视系资金链危机,仍在发酵。而引爆这场危机的,正是贾跃亭深度参与的手机业务。

“现在整个手机团队算是名存实亡,裁员80%都裁掉了,(业务)基本属于停滞状态,网点也在不断地收缩……”近日,一位已经从乐视离职的中层员工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谈及他奋斗过的乐视手机业务,不无惋惜。

乐视手机是乐视创始人贾跃亭构造的乐视七大子生态之一。

“手机业务老贾参与程度非常深,他是2014年11月份回来的,从2015年的元旦开始,每周日手机的例会,基本上下午三四点钟开始,基本上都不会早于十一点结束,偶然会开到凌晨两三点。”这名已经从乐视离职的中层员工对澎湃新闻说。

起步于2014年的乐视手机,曾有过相当辉煌的战绩:是国内销售破百万台最快的国产手机品牌,创下行业最快破500万台销售记录,截至2016年共完成了约2000万台的出货。

销量飞升的背后,是巨额的亏空。仅在2016年11月,乐视手机资金链危机爆发之初,乐视仅对两家零部件供应商仁宝及信利的欠款就合计高达7亿美元。

前述已从乐视离职的中层员工对澎湃新闻记者说,“乐视移动欠供应商款由三方面因素造成,第一个当然就是定价,定价毫无疑问还是老贾为核心来定的嘛。第二是在资金挪用上,他手下几大子生态资金是他自己在自由挪用调动的。第三个就是在区域的销售和回款上产生了问题。”

在定价逻辑上,这名乐视中层举了乐1S的例子,(乐1S)立项成本大概一千二百七八十元这个水平,“老贾把供应链的负责人叫在一起,定一个目标说如果我们做到了500万台(销售规模),成本能降到什么水平,我们供应链当时的负责人承诺是1050元……老贾就定1099的零售价,实际上最终机器做到600万台成本还是在1200多元每台。”

这意味着,乐视每卖出一台乐1S手机,至少要亏100多元。

澎湃新闻记者未能联系到乐视对上述细节置评。

在此之外,资金挪用和销售回款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乐视手机的资金压力。

“我对老贾的印象一开始是这个人有理想勇于创新,到逐渐发现其实老贾核心的技能是传播,和在上市和非上市体系之间做账。”前述已从乐视手机离职的员工对澎湃新闻记者这么评价贾跃亭。

在他看来,贾跃亭本质上来讲不是想骗钱,本质上和旁氏骗局有区别。他是一个想做大事的人,但“老贾另一个致命缺陷是对产品有不切实际的追求”,“但他又不是一个很好的产品经理。”

下为澎湃新闻记者与这名乐视中层的对话实录:



本文图片均来自乐视手机官方微博

【贾跃亭为什么要做手机】

澎湃新闻:2014年的时候,乐视当时为什么要做手机?

前乐视中层员工:实际上,贾跃亭在2013年9月、10月的时候就想着要做手机了,所以一开始他找了一些手机相关研发的人员,主体还是联想这边(的人),梁军那边找了些人做了些前期的研发。

为什么要做手机呢,我认为是基于两个考虑。

第一个考虑是,在视频网站往移动端(转变)的时候,乐视网大大地落后了。落后的原因一个跟推广和传播的重视程度有关,乐视以往都是在PC端做得相对成熟一点。另一个也跟乐视网的内容有关,乐视的内容都是长视频,而优酷土豆这种短视频为主的网站显然移动端更适合。

怎样突破在移动端的用户量,显然自己做手机、做移动设备是一个方向,这样可以和自己的手机做深度的融合,而且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探索,还是有不错的效果。



澎湃新闻:乐视手机为乐视体系带来了多少价值?

前乐视中层员工:乐视从2014年开始决定做手机,2015年的5月19日开始销售手机,到了2016年底基本上销售了两千万台左右,这些手机基本配置属于前沿档位,是比较有性价比的配置,尤其在视频应用、使用感受方面是没有问题的。

(手机给乐视网)移动端的日活用户带来了很大量的增长,这是我认为(做手机)给乐视网带来的直接价值体现,毕竟手机产品在2014年到2016年还是受关注比较高的品类,因此整体给乐视这个品牌影响力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手机业务老贾参与程度非常深:每周日手机的例会要开七八个小时】

澎湃新闻:乐视手机的团队是怎样的?

前乐视中层员工:乐视做手机的团队主要的架构来自于联想,尤其是初期,后期增加了华为等其他品牌的人员。

澎湃新闻:手机团队的激励机制是?

前乐视中层员工:激励机制是两个方面,老贾是把自己乐视网的股票给部分员工签代持协议,相当于赠送一部分,另一个是把乐视移动的股份分出一部分来。

澎湃新闻:第一台手机研发成功是什么时候?调试了多少次?有哪些修改?

前乐视中层员工:老贾这个人是个野心比较大的人,所以我们第一代手机有三款,其中售价较高的两款是基于高通的(芯片),低的那款是MTK(联发科)的。

样机在2014年的10月、11月左右就出来了,但是当时大家有许多不满意,一个是高端的机器上没有指纹,这个就临时调整增加指纹,第二个是整体的厚度和质量还是有问题,偏厚偏重,第三个就是屏幕太容易碎,因为追求所谓的无边框,传统的手机旁边都有个框把液晶屏包在里面,但老贾的思路就想要跟别人不一样,我们的液晶面板包括玻璃板是盖在这个框上,实际上是把框压在下面的,在这种情况下手机稍有磕碰,边角和屏幕就很容易碎掉,碎屏率就比较高,这是当时大家顾虑的问题。

澎湃新闻:对于手机业务,贾跃亭当时是如何参与的?

乐视手机员工:手机业务老贾参与程度非常深,他是2014年11月份回来的,住了一个多月的院,从2015年的元旦开始,每周日手机的例会,基本上下午三四点钟开始,基本上都不会早于十一点结束,偶然会开到凌晨两三点。

【乐视手机业务为什么会欠那么多钱:定价,挪用,回款】

澎湃新闻:乐视手机给外界曾经留下很有钱的印象,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前乐视中层员工:实际上大家有一点误解,乐视移动在2015年414发布会后,在随后3到4个月,融到了大概35亿人民币。

这个融资实际上是可股转债的方案,一年或者两年之后,投资者可以选择是固定的利息收入,当然也可以选择股份。

应该说,乐视移动在起步的阶段,资金应该相对来说比较宽裕。

澎湃新闻:手机业务为什么会出现对供应商大额欠款的情况?是哪一环节出了问题?

前乐视中层员工: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回答起来是个比较复杂的概念,这要从老贾本人说起。老贾这个人外界对他有三种印象,谦逊、真诚、有理想情怀,这也是当时他为什么能够把王永利、丁磊这些人聚拢在一起做事情。

但在内部经常在一起开会的基本,久了之后会发现老贾身上一些缺陷。

第一,他欠缺这种管理的基本素质,他在用人方面本身实际上体现了自卑和自负的两个极端。他对外的谦逊毫无疑问(给)大家(留下)的印象都好。但实际上,在对内的管理上,他非常接受不了反对和不同的意见,所有反对的观点或者他不认可的,他就会推之为你们这是传统的观点,对今天这个时代已经不适用了,比如刘江峰,从荣耀来了,他在一起谈华为的一些好的东西,他(贾跃亭)听完第一反应就是,江峰你个东西是很好,但对于我们来说不一定有用,我们不能沿着这一模式往下走。

所以老贾在管理、用人包括在经营上的概念、观点非常不强,他没有一个很强的经营的团队,周围他最信任的几个人,我不好判断他们是真心的信服老贾,还是为了讨老贾欢心,总之老贾说什么,大家都拥护就这么往前走。

我前面说这么多,就是为了解释为什么乐视移动会欠供应商这么多款。

乐视移动欠供应商款由三方面因素造成,第一个当然就是定价,定价毫无疑问还是老贾为核心来定的嘛。第二是在资金挪用上,他手下几大子生态资金是他自己在自由挪用调动的,第三个就是在区域的销售和回款上产生了问题。

定价这个逻辑,像乐1S这个型号最终销售600万台,这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应该是很难得的成绩了。(乐1S)立项成本大概一千二百七八十元这个水平,老贾把供应链的负责人叫在一起,定一个目标说如果我们做到了500万台(销售规模),成本能降到什么水平,我们供应链当时的负责人承诺是1050。

我这里再提一句,乐视移动的总裁是冯幸,但实际上研发负责人是梁军、供应链的负责人是王大勇,这些人都是直接向老贾汇报,但不是在手机业务上向冯幸汇报,所以实际上是老贾在做最核心的决策,而不是冯幸,而他在中后期又没有足够的精力,我说的是老贾,来参与这个业务。

所以老贾说(成本)1050的情况,他就定1099(零售价),实际上最终机器做到600万台成本还是在1200多元每台。

我们专门有个会议分析这个事情,王大勇的解释就是:第一个,汇率的变化,因为很多核心元器件是美元进口,没有像联想、华为那些企业采用对冲的方式来应对风险,产生了损失。另外,跟供应链的付款没有预想的好,所以人家给的降价没有降到,导致成本最终没有降下来。

第二个问题就是,在乐视移动账上有钱的时候,或者我们跟渠道收了销售款以后,可能有7、8个亿的钱在账上趴着,老贾有需要可能会挪走,也许会还回来,也许还不了原来那么多了。在这个详细的账目上,我没有特别清晰的发言权,但这种事情是必然存在的,但具体这个因素产生了影响多少我没法知道。

第三个就是销售的问题,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乐视在推全球化,当时亚太及香港市场负责人是莫翠天,这个人曾经在魅族干过。据我所知,至少超过130万台、销售款大约10个亿的手机发到印度,是没有得到回款的,这个事情是比较确凿的。

(乐视手机进入印度市场)不是乐视移动直接卖给给印度,而是乐视移动发到乐视印度分公司,然后莫翠天那边负责销售。

一开始发货数量达到几十万台,有几个亿(销售款)的时候,乐视移动决定停止给印度市场供货,因为没有回款,莫翠天的解释是,印度的销售回款截了以后,乐视控股并没有给乐视印度相关的办公费用,所以他截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出决策停止给印度发货,但贾跃亭亲自打电话找到了冯幸,说必须发货,说你们太没有大局观了,(我们)只好再接着发,但还是没有回款回来。

在这件事情上,莫翠天本身是香港人,2014年老贾在香港治病、包括老贾的夫人在香港生孩子方面,(莫翠天)给了很多照顾。我不知道莫翠天是不是参与了这种把钱挪到其他地方上这样的事情,这个我没有证据,但我看到款没有回来,这样积累下来,乐视移动必然没有充足的资金给供应商付款。

【整个手机团队名存实亡:基本属于停滞状态】

澎湃新闻:资金上的问题是什么时候汇报给贾跃亭的?老贾当时谈过解决方案吗?

前乐视中层员工:在这个问题上老贾十分清楚,每周会议都会有经营损益的汇报,包括亏损他都非常清楚。

澎湃新闻:手机团队现状是怎样的?现在的销售网点减少了多少?

前乐视中层员工:现在整个手机团队算是名存实亡,裁员80%都裁掉了,基本属于停止状态,网点也在不断地收缩。

核心人员方面,年初售后就出现了很大问题,因为没有给充足的费用,现在售后网点已经不接(需要)售后(服务)的机器了。

【功过贾跃亭:本质上和旁氏骗局有区别,回来的可能性不大】

澎湃新闻:这一轮乐视遇到的资金链危机,回过头来看,你有怎样的心得和感悟?您如何评价贾跃亭这个人?

前乐视中层员工:我对老贾的印象一开始是这个人有理想勇于创新,到逐渐发现其实老贾核心的技能是传播和在上市和非上市体系之间做账。

他实际上是把上市体系和非上市体系做成两个水池,核心是保证上市公司体系的水要稳定,不管盈利、销售额是稳定的预期,如果有问题,就用非上市公司体系的亏损,当日这个亏损可大可小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在这种预期下,上市公司除了今年最新的财报之外,回头看业绩是非常好的,这在整个视频网站中是很罕见的,在这种情况下,加上整个产业的扩充,使得乐视网的股价不断攀升,老贾利用这样的状态不断地套现。

实际上我们内部看得很清楚,举个例子,比如乐视移动亏损了30亿,但是今年乐视网市值涨了100亿,我可能变现了100亿,其中只要拿出30亿给乐视移动,还剩下70亿,这不就行了嘛,这就是我觉得老贾财务运作的核心。

老贾另一个致命缺陷是对产品有不切实际的追求,但他又不是一个很好的产品经理。手机不是把最好的东西堆砌在一起给用户的感受就是最好的,这里核心还有你的设计、手感、重量和软件优化,并不是最新的最贵的处理器、最大的内存、显示分辨率最好的液晶屏放在一起就让用户感受最好。

我认为贾跃亭过于迷信推广和公关传播了,在乐视体系这个团队很大,过于迷信传播和推广的力量,而忽视了产品。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手机、汽车这样的产品,用了之后感觉不好,我仍然不会用它,所以传播和产品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显然老贾是过分关注传播,而在产品上的投入远远不够。

我的理解是老贾有他的一定的关系,定增、套现一直走得比较顺,所以他不断在用这种方式来扩大产业,因为没有别的资金来源来支撑他不断扩充他的产业。但是出现问题之后,资金链问题就出来了,我认为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所以我评价老贾这个人呢,老贾本质上来讲不是想骗钱,本质上和旁氏骗局有区别。他确实有他的想法,想用上市非上市体系之间平衡的模式,不断地增加市值,套现之后把产业做大,他是一个想做大事的人。

当然,从去年底开始出现问题后,他发现整个的问题窟窿远远超过他能解决的,所以我认为他在去年下半年已经做好了转移资产的准备。我今天对他的判断是,我认为他回来的可能性不大,除非他能够保证回来后还能来去自如,没有这个保证他不会回来的。                                                            
更多曼省新闻,请点击这里 更多加国新闻,请点击这里 更多综合新闻,请点击这里 更多潮流新闻,请点击这里 更多影视娱乐,请点击这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温尼泊华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9

粉丝

5289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9 21:53 , Processed in 0.021305 second(s), 2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