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387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中国制造复兴之路:中国制造业需要一场与世界的对话

[复制链接]
387 0

  龙月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改变了“制造弱国”形象,正在发展成为“制造大国”,并致力于成为“制造强国”。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不仅要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稳定发展,还要在应对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当中,实现制造业高端化的跨越发展,抢占具有国际产业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

  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球化与贸易保护这两个影响全球经济走势的命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比如墨西哥边境墙重修、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备忘录对中国发起“301调查”等事件,均显示出新贸易壁垒与全球化进行的激烈碰撞。伴随我国“一带一路”政策实施以及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生产力变革,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全新格局。

  中国是世界制造大国,但目前还不是制造强国。在这个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并存的时代,中国制造如何实现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如何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如何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国制造大国如何最终成为制造强国,都成为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在这个时刻,中国制造业需要一场与世界的对话。

  对话嘉宾

  马跃: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

  工业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张彬: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首席文化官何川:联宝战略与事业部总经理

  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

  经济观察报:美国、德国、日本制造给外界的印象是有传统、有技术积累的,而中国给外界的印象一直是世界工厂。中国是世界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全世界3000家冠军企业中,德国约为中国的19倍。目前全球都在进行制造业转型升级,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都是如此。在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格局之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再到中国质造,从制造大国最终成为制造强国,如何实现突破?

  张彬:重要的是中国人要有民族自信。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大量的产业发展,都有非常好的创新。很多公司都做得非常棒,引领世界的潮流,可以做到让飞机飞得更高,汽车跑更远。

  比如汉能有些产品,就是供不应求,连美国的很多大公司也没有这样的产品。这是一张纸,这个纸是柔软的,上面有蓝色的小点代表已经发电了,这个技术叫“砷化镓”。用在了美国高空无人机上。媒体都说是这是伟大的发明,但没想到的是其动力源是汉能的产品。

  伴随中国和欧美国家的燃油车陆续退出市场,现在很多公司开始寻求跟汉能合作。比如汉能与奥迪联合研发作为太阳能辅助动力的汽车,目前正在探索阶段。中国需要多一点民族自信,我们自己有非常好的东西,往往不被了解,不被认知,甚至是误读。我们需要改变,中国创造才有真正的春天。

  马跃:达到匠心品质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把精益生产重新注入制造业。离开精益生产,制造强国无从谈起。而实现精益生产,就是要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物联网平台。

  21世纪的中国制造,是把实时数据进行挖掘、整理、建立模型,用实时的数据管理每天的生产,达到先进制造,基准点就是要完成全企业的数字化。从中国制造数字化、再达到中国制造智能化。

  中国企业有很多“小精特”“小巨人”,在成千上万家企业组成的全产业链当中,有为大企业或者小企业提供服务的工程师、以及很多“宅男宅女”,他们依托数字化平台、物联网平台,制作各种App,把实时的数据放到物联网上让大家分享,打破了20世纪中国制造业“大而全”或者“小而全”或者“数据孤岛”、企业把数据封闭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里的情形。

  所以可能要考虑,第一,建立数字化平台;第二,建立一个融合共生的创新体系。让技术宅男宅女和大量的中小公司融入其中,这是对如何达到工业制造强国的思考。

  何川:传统制造走向数字化、智能化,这是人们内心发展的诉求,也是行业、市场甚至是客户的驱动。几年前大家都还拿数码相机拍照,现在大家举起来的都是手机;十几年前大家要发短信,现在短信已经非常少了。可见叠加速度是非常迅猛的。就制造业而言,我们的生产线、我们的制造、我们的数据和交付,都需要非常敏捷和柔性,以传统作坊的方式来运营的话,就没有办法管理每天成千上万的订单。

  从企业运营来讲,任何企业都要追求效率,联宝直接交付到全球126个国家和客户,这些客户既包括世界500强顶级的商业客户,也包括印度小村庄里一个孩子订的电脑。如何用更好的产品计划、更好的质量管控的体系和逻辑,保证交付给客户的每一台电脑都符合他们的预期,包括成本的预期、交付时间的预期以及产品质量的预期,这是迫切的市场需要。

  就机遇而言,目前IT行业大部分的生产制造基地都在中国。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国制造也承担了面对世界的重大承诺。未来我国的制造水平、制造工艺以及产品质量、品质服务能力,决定了全世界未来IT行业的水平。

  在过去五年到十年里,电子设备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工作和生活方式。世界在进步,变化在不停的催促着我们,肩负这样大的责任,同时也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机遇。无论是美国、德国还是中国,谈到制造升级,大家的起跑线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我们依然认为,跟国际先进的生产力相比,我们虽然有差距,但是有能力、也有充分的自信能够赶上。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中国制造会成为我们最顶尖的品牌,这是在全世界人民面前都值得骄傲的事情。

  转型升级的钥匙

  经济观察报:转型升级,很多人给出了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答案,很多人说未来的转型升级一定是人工智能驱动、是互联网驱动、是大数据驱动,也有人提出这样一种担忧,就是中国制造经过最开始的信息化、到后来的ERP,而今又到了转型升级的关口,出现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这些是不是成为扣开未来制造转型之门的金钥匙?

  张彬:所有的转型和升级都离不开能源,任何的转变都必须要有电,下一步的方向是能源的互联网。这个词大家可能听说过,但是还没有真正做到。现在是信息互联网,但是真正的互联网包括能源物联网的概念,电可以共享,未来的趋势是分享经济。

  马跃:能源的消耗让中国制造面临新的机遇。对于未来能源消耗的认识,会用到大量数字化技术,用到大量人工智能的技术,同时也会用到大量安全的技术。真正的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很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制造业。

  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制造积累的经验,很多都在老师傅身上,而这一代人马上就要退休了。要挖掘数据,把他们的知识外化成一个专家模型,这需要我们用现代技术的方法,也是把一代一代的工匠精神传承下来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让中小企业有机会学习,并且真正变成一个跨国企业,在自己的知识、管理、特别是在创新模型上,运用数字化和智能化,让中国企业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整个生态体系都要走出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何川: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整个产业升级,不光是在IT行业,传统行业里面依然会有很多产业升级需求。在产业升级过程中,用户需求是在不断攀升的,如何更好的满足他们的要求,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的话题。可以通过更高效、更及时、更敏捷的工具解决。

  比如,客户下了一个订单,他收到产品可能是几天之后,使用这个产品可能是未来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如何知道客户对这个产品是否满意,就要运用一些大数据的手段,监管客户反馈。媒体上客户的反馈,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其他的媒体,但凡谈到相关产品,捕捉到这些信息,就可以马上变成生产、研发过程改进的建议和措施,迅速应用到产品生产、交付和质量管理当中。

  谈到智能化,走出去和请进来要同时谈,要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要了解国外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技术是什么,同时也要有胸怀,聘请国外的专家到中国来。中国的企业未来在强调本土自主创新的同时,也要兼容并蓄,引进更多先进的技术。如果吸收得更好,就可以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让先进的技术为我所用。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12 08:01 , Processed in 0.032775 second(s), 3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