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27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这座大桥将带来400亿经济效益!下个超级城市诞生?

[复制链接]
227 0
                       
最近,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正式竣工了。这意味着大桥已基本具备全线通车的能力。这座耗时七年建造的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建成后20年内将为港珠澳三地带来400亿的直接经济效益。在这个既是结束,也意味着开始的时间点。我们来到港珠澳,提前一睹它的芳容。也想了解,那些实现了前无古人壮举的建造者们,现在在忙些什么?这一刻,在他们的心中,是成功的喜悦多一些还是最后的不舍多一些……



新闻配图

在连接珠海与香港的伶仃洋海面上,一条美丽的白色丝带徐徐展开。它就是港珠澳大桥,挑战人类不可能的又一个超级工程。



新闻配图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由6.7公里的海底隧道,两座约10万平方米的离岸深水人工岛,和22.9公里的跨海大桥,共同形成的桥、岛、隧超大型海上通道。它最有技术难度的沉管隧道,没有采用深海挖掘的方式,而是先在陆地上完成制造,再沉放到深海下进行安装。要将33根平均重量76000吨左右,相当于一艘航空母舰体量的巨型沉管在海底安装在一起,技术难度在全世界前所未有。



新闻配图

2017年5月,持续了四年的沉管隧道终于安装完毕。此时等待他们的应该是鲜花与掌声。没想到,却是更严苛的考验。



新闻配图

细节在“魔鬼”当中

最后一个月冲刺,有多到无法想象的收尾、调试工作,争分夺秒的加班几乎是两个岛上的常态。再被总工程师林鸣发现了问题,活就更干不完了。



新闻配图

沉管隧道的成功,足以让林鸣和他的团队在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笔,但他现在还在一些工程细节上死磕。



新闻配图

5月份全线贯通后,隧道里的工作除去基本功能调试与安装。大多都是清理之类收尾工作了。为33个隧道的对接口清淤,是机动小组前段时间的主要任务。他们要做的就是爬进这个像管道一样的地方,把里面的淤泥、杂物全部清出来。



新闻配图

央视财经记者试着下去感受了一下,发现这个最低处只有不到60公分的狭窄空间,所有人进去都必须蜷缩在里面。更无法想象用这样的姿势工作。隧道与隧道在海底对接时,大量泥沙与海洋生物被封存在里面,经过长时间的发酵让这里的味道异常难闻。



新闻配图

参观过很多国外精致的大型工程,林鸣明白,世界级的超级工程不是把工程做成,就意味着胜利。外观设计,工程细节,甚至是工程的整洁程度,同样都应受到重视。这正是过去,我们与外国超级工程的差距。

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17年财经频道制作的纪录片《辉煌中国》在观众中引来了巨大反响,纪录片中我们就看到了振华重工为最终吊装专门制造的,世界上最大的起重船。港珠澳大桥这个曾经“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让愿意跟它“挑战不可能”的企业,实现了自身能力的升级。



新闻配图

振华重工在港珠澳最后一个任务是人工岛上的风帽。我们在东岛的最高处,找到了负责人吴金强。



新闻配图

风帽,简单理解就是隧道的排风烟囱。6.7公里的海底隧道,每天会产生大量的尾气、废气,排风系统会将这些气体从人工岛的最高处排出,也就是风帽所在的位置。从这里看过去,东、西岛隔海相望,最明显的就是这两个巨大的金属风帽。它们被设计成了一对男女的脸,高处这个排风口就是他们的眼睛。



新闻配图

吴金强要检查这只左眼的焊接情况。在几乎是全岛最高的地方作业,风景虽然不错,危险系数却很高。

和整个港珠澳大桥工厂化、装配化的施工管理模式一样,振华重工建造的风帽,也是在工厂预生产、预搭建后,在现场拼装焊接的。四四方方的东西还好搭,遇上全是弧形的大眼睛,误差就不好掌握了。我们在大眼睛上看到了很多焊接点。毫米误差,就要不停的修修补补。最后还要把表面打磨成镜面一样光亮。为了这两只眼睛,吴金强带着它15人团队已经干了15天。



新闻配图

振华重工为最后的接头安装立下了汉马功劳,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在海上吊装这样的大家伙,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就是这些由14万根高强度纤维丝组成的吊带,它不只要承受得住相当于22架空客A380重量的沉管隧道,还要在整个吊装过程中确保绝对的平衡。



新闻配图

这些丝线的材料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强度是普通尼龙绳的20倍。这样一根直径0.5毫米的细丝线,承重力能达到35公斤。所以,一个70斤左右重的人,真的可能被这一根丝线吊起来。而港珠澳大桥所用的吊带,一条就由十几万根这样的丝线组成的。



新闻配图

吊带是非金属材料的,质地蓬松,弹性大,在不同受力情况下延伸度不同。按照市场惯例,60米长的巨型吊带它的相对误差值一般是1.2米左右。但为了保证最终吊装的绝对平衡,万无一失,林鸣要求这四根吊带拉伸后之间的相对误差,必须控制在10厘米以内。这是一个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苛刻的要求。



新闻配图

第一次和林鸣见面时,林鸣要求巨力的技术人员对着摄像机承诺,一定能做出这样的产品。他们沉默了



新闻配图

虽然不敢承诺,但这样的合作机会巨力却不想放弃。如果能参与这样一个伟大的工程,他们将迎来一个质的飞跃。经过半年近乎崩溃的反复实验后,产品终于达到了林鸣的要求。巨力吊带的高精度产品,在世界上也成为了首例。

粤港澳机会来了!



新闻配图

港珠澳大桥,从最初有想法到现在过去了三十多年。



新闻配图

大桥正式交工的日子,也是林鸣快要退休的时刻。最近,每次出去上课,或者演讲,都成了他不断梳理这些年思考的一个过程。在他眼中,港珠澳早已不是一座普通的大桥,它代表过去的五年,也是新时代的开端,它是中国经济战略布局的一次创举。他愿意为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再做贡献。林鸣和《深度财经》相约,三十年后再做一次专访。那时,他已经90岁了。



新闻配图

我们能看到也许只是眼前的一座桥,但它背后拉动的可不仅是一个产业或一个地区。对于中国来说,这55公里连接的不仅仅是粤港澳三地,未来因它而形成的5.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将是继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之后,世界经济版图上又一个闪耀的经济增长极。



新闻配图

在这座大桥的背后,人们的生活正在为此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里会出现下一个超级城市吗?粤港澳大湾区的腾飞,会为我们带来哪些机会?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9

粉丝

5289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27 02:40 , Processed in 0.019099 second(s), 2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