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75251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我的四四 爱新觉罗 胤禛

[复制链接]
75251 5956
dafeitu  贵宾  发表于 2006-9-26 20: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胤禵(1688-1767年)是康熙帝的第十四子,其生母为德妃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他本是雍正帝的同母兄弟,可是在康熙末年宫中争夺皇位的斗争中,这亲兄弟二人竟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雍正帝登极后将胤禵幽禁起来,直至雍正帝死后,胤禵才恢复了自由。

\"世宗夺嫡\"为清初三大疑案之一。清世宗雍正帝是如何登上金銮宝座的,历来众说纷纭。一说康熙帝本意传位于第十四子(胤禵),临终前写下\"传位十四子\"的遗嘱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狡诈的胤禛(雍正帝)设法得到遗嘱,在\"十\"字上加上一横一勾,变成\"传位于四子\";一说康熙帝病重时,皇四子胤禛用一碗人参汤将父皇毒死,然后才夺得了皇位;也有的说康熙帝特别喜欢他的皇孙弘历(乾隆帝),因而把皇位传给弘历之父胤禛,以望相承。种种说法,似乎各有道理,但实际上前两种说法各有各的漏洞,只有第三种说法能得到史家的认可。

胤禵比雍正皇帝小十岁,两人虽系一母所生,感情并不深厚。允题与皇八子胤禵却很说得来,称得上情投意合。当康熙四十七年胤禵因夺嫡而被锁拿时,胤禵拼命保允禩,并说:\"八阿哥无此心。\"当时把康熙帝气得火冒三丈,抽出佩刀要当场杀死胤禵。后来允禩受到幽禁至死的处置,胤禵却逐渐在政治活动中崭露头角。康熙五十年随父皇出巡塞外,时年二十三岁;五十七年十月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如同天子出征一般,十分威武气派。

雍正帝在军事上不如胤禵有作为,当废了皇太子胤礽以及夺嫡的弟兄均失败后,他却得到康熙帝的赏识。在代替康熙帝处理政务或祭祀大典等活动中,都比其他皇子的机会多。康熙帝病危时,他正代皇上在南郊行大祀礼,每日都派护卫至畅春园请安。第五天康熙帝将他召回寝宫,命镇国公吴尔占代行祭天,临终前正式宣布皇四子继皇帝位。

康熙帝病故时,胤禵正出征西藏,转战边陲,屡建战功。雍正帝即位,谕总理大臣;\"西路军务大将军职务重大,但于皇考大事,若不来京恐于心不安,速行文大将军王,驰驿来京。\"胤禵应召回京,对胤禛称帝很不服气,不肯跪拜行君臣之礼。雍正帝对这位享有众望、统帅大军的弟弟无可奈何,只好采取拢络手段,命胤禵留景陵侍大祭,实际上是夺了胤禵的兵权。雍正元年五月,雍正皇帝封胤禵为郡王,胤禵仍不服气。雍正三年三月,宗人府劾胤禵任大将军时任意妄为等罪名,请降授镇国公。雍正帝胤禵降为固山贝子,发落到马兰峪看守康熙皇帝的景陵。胤禵在马兰峪也一直不屈服于雍正。到了雍正四年五月,诸王大臣又劾请将胤禵正国法;雍正虽然没亲手杀死这位同胞兄弟,却从马兰峪将胤禵撤回,以逐惑众听等种种罪名,将胤禵禁锢在景山寿皇殿,直至雍正帝死后才获得自由。乾隆帝不仅释放了亲叔叔胤禵,还将他晋为恂郡王。乾隆二十年胤禵薨,时年六十八岁,葬黄花山。其第二子多罗贝勒弘明也随葬在他墓旁。

(花间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转载自稽古右文 作者洗桐女史

[ 本帖最后由 dafeitu 于 3-10 13:58 编辑 ]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dafeitu  贵宾  发表于 2006-9-26 20: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雍正朝的官窑青花,早期接近康熙时的瓷器,部分瓷器色调艳丽明快。中期具有本朝特点,青花色调灰暗,一部分仿宣德青花类瓷器有晕散,纹饰上有人工点出的小黑色斑点(永乐、宣德两朝青花上的黑色斑点是自然形成的),没有金属光泽,也不沉入胎体;一部分仿嘉靖、万历的青花瓷深蓝色艳,呈色稳定;还有一部分仿成化时的青花瓷,颜色淡雅闪灰。
  雍正官窑青花瓷器的胎子坚致洁白,非常细润,胎体轻薄,修胎非常规整,造型俊秀,在清代瓷器中是很突出的。其釉子光润,仿永乐、成化时的瓷器釉面洁白,仿宣德时的瓷器呈橘皮釉面闪青(但这时的棕眼气泡此宜德时的要小),仿嘉靖、万历瓷的釉面则是亮青釉。此时青花纹饰的总风格是清秀雅致,常用的皮球花、过枝花(从器外壁起画,经过口沿,延续到器内壁,也叫过墙花)、过墙龙、八桃、蝠桃(取福寿意)等纹饰是这一时期开始或流行的。这时的山石用\"披麻皴\"技法,形成一层层的苔点,所绘人物从康熙时的大人小景变成小人大景,人物只居于景中一角。文字中用梵文装饰,有时用排列整齐的瘦体梵文满饰器面,亦是此时独有。总体看,雍正青花构图疏朗,简洁明快,人物面目洁秀,花卉则细腻纤巧。
  雍正青花瓷器造型很多,除仿永乐、宣德等前朝的器型,还有一些具有本朝风格的器型,这时盘、碗的口面、底足都比较大(在清代一朝中,只有雍正、道光时的盘和碗有这一特点)。雍正青花瓷无论什么器型,线条都非常柔美、秀丽,比例协调,恰如其分,是清代造型设计最完美的瓷器。雍正青花官窑瓷器的款,字体基本一样,应是一人所写,楷款、篆款全有,字体洁秀规矩,六字二行、三行款都有。双圈画得很规矩,几乎看不出起落笔。



青花淡描缠枝莲托梵文小杯 (一对) 清雍正 直径6·1厘米
估价:RMB40000一60000 成交价:RMBl76000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胎薄体坚,白釉莹润。内壁素白,外壁以青花绘缠枝莲托梵文图案,笔法纤细,青花发色淡雅,为雍正官窑的精品。
2004826134422713.jpg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dafeitu  贵宾  发表于 2006-9-26 20: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花宝相轮花纹绶带耳葫芦扁瓶 清雍正 直径37厘米
估价:RMB250000一280000
口沿小修。扁圆瓶身,前后绘宝相轮花,花新为阴阳八卦纹,边际环以花瓣形纹;两侧则绘缠枝灵芝;束颈起棱;圆球形口,上饰一周缠枝花纹;绶带耳上绘折枝花:底承方足。葫芦瓶造型源自中东的金属制品,清雍正青花宝相轮花纹绶带耳葫芦扁瓶的形制则直接仿自明初永乐、宣德朝作品。和永乐、宣德时的区别在于:永、宣的上半腹斜直较瘦小,康、雍开始加宽下垂;永、宣时的绶带且略小,小圈足,椭圆形,而清代康、雍时的绶带且则大而飘,圈足略大,圆角方形;从工艺上看,永、宣的上下对接,而康、雍的则,前后相合。
2004826134443885.jpg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dafeitu  贵宾  发表于 2006-9-26 20: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花龙凤纹天字罐 清雍正 直径10厘米
估价:RMB5O00 成交价:RMB5500
敛口,圆肩,鼓腹下收,平底。天字罐是仿成化时期的器型,因次种罐底常有一\"天\"字,故名。此罐上、下各绘一周变形莲瓣纹,腹部绘龙凤纹。寓意\"龙凤呈祥\",多用于祝贺新婚
2004826134430860.jpg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dafeitu  贵宾  发表于 2006-9-26 20: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花山水纹笔筒 清雍正 13。5X18厘米
估价:RMB2O000
直腹,拱壁底,器外壁绘《溪山归隐》图,画面上峰峦起伏,几间茅舍掩映在茂密的川林中,桥上一老人携杖前行。青花发色沉稳而显晕散,给人以萧疏自然的美感。
2004826134436989.jpg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同清一派  曼省新人  发表于 2006-9-26 20: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胤禛为人也不是全无嫉妒之心,有时甚至是很严重的。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dafeitu  贵宾  发表于 2006-9-26 20: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花花鸟纹玉壶吞瓶 清雍正 直径30厘米
估价:RMB60000一80000
撇口,细颈,鼓腹,圈足。白釉纯净滋润,胎质细腻坚硬。自颈部至底分饰青花蕉叶纹回形纹,卷草纹、花乌门石纹等。布局疏朗,色调明快,为雍正朝民窑精品。
2004826134447727.jpg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dafeitu  贵宾  发表于 2006-9-26 20: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花灵芝纹八棱罐 清雍正 高10·8厘米
估价:RMB65000一70000
唇口,八棱卵形,每面绘两到三朵灵芝,生长在叶片茂盛的枝干上。束颈,线内绘一周小花;底书\"大清雍正庄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2004826134438857.jpg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dafeitu  贵宾  发表于 2006-9-26 20: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同清一派 于 9-26 19:28 发表
胤禛为人也不是全无嫉妒之心,有时甚至是很严重的。



他年轻得时候,康熙就评价他喜努无常,史书上说他也是,很鲜明得个性~~

从他得朱批里也看的到,超暴得~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dafeitu  贵宾  发表于 2006-9-26 20: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雍正珐琅彩过墙桃花孔雀纹碗
200652204157437.jpg
20065220421175.jpg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1

粉丝

69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23 05:34 , Processed in 0.025504 second(s), 28 queries .